Discuz! Board 首页 资讯 查看内容

资讯

订阅

相信我,他发疯不会是结局

2022-12-23| 来源:互联网| 查看: 317| 评论: 0

摘要: 今年,这个世界失去了很多响当当的人物,戈达尔、英国女王、戈尔巴乔夫……每一个历史巨人的退场,都伴随着......

今年,这个世界失去了很多响当当的人物,戈达尔、英国女王、戈尔巴乔夫……

每一个历史巨人的退场,都伴随着同一句低语:昨日世界渐行渐远。

而有一个人的去世让我久久无法忘怀。他绝对构不成伟人,被世界铭记的岁月不过千禧年前后短短五年。

他的死亡方式也索然乏味,没有阴谋没有戏剧性,甚至有些滑稽——躺在自家的浴缸里溺水身亡。

然而他确实闪耀过,在昙花一现的生命浓度最高的时候,他是千禧之王,坐拥整个世界,是所有少女的梦中情人。

昔日童星,亚伦卡特。

如果非要类比的话,亚伦当时爆炸性的红,比后来者贾斯汀·比伯的人气还要高好几倍。

但他很快就步入了好莱坞童星的魔咒,药物成瘾、醉驾、滥交、频繁出入法庭和戒毒所……如流星般急速坠落。

他坠落之疯狂,娱乐版称之为「男版布兰妮」。

接着就是长久的缓慢地枯朽下去,到最后连死亡都无法带动任何涟漪,报刊杂志甚至舍不得留版面写他的讣告。

图源:新浪微博

他的离开又仓促意外,又仿佛已经延宕了好多年,终于在34岁画上句号。

同样画上句号的,是千禧年童星造星狂潮的终结。

美少年极速下坠史

千禧年的亚伦卡特(AaronCarter)可以说是风靡全球的现象级青春偶像。

他一头迷人的金发,深棕的眼眸,哥哥是当年最火男团后街男孩的颜值担当尼克(NickCarter),而亚伦比哥哥的女友粉还要多。

不仅惊世神颜,他在音乐方面更是天赋过人。

7岁便成立了自己的乐队DeadEnd,比哥哥还早几年。

9岁翻唱《CrushOnYou》一炮走红,成为最炙手可热的国民正太,首张同名专辑一经面世,就登上12个国家的音乐排行榜,卖出150多万张的傲人成绩。

17岁时,他专辑销量超过了600万张,光2001至2002年,就在全世界巡演了上百场。

二专、三专都创下多项白金唱片的记录,现在回听《IWantCandy》、《NotTooYoung,NotTooOld》等热单,还会想起那个青涩帅气的男孩和甜腻美好的夏日午后。

I'mAllAboutYou音乐:AaronCarter-Summertime

如果要形容亚伦当年的势头,用他专辑名《天之骄子》来形容毫不为过。

给布兰妮开场、是迈克尔杰克逊的忘年交,全世界都会为白马王子让路。

他陷入的三角恋情都是轰轰烈烈、声势浩大的。

女朋友是《新成长的烦恼》的希拉里达夫,劈腿对象是同样顶流的林赛罗韩……

谁能想到,他的星途竟然就戛然而止在第四张专辑发行后。

因为版税和唱片协议等问题,亚伦频繁与前经纪人和公司闹上法庭,他的事业停滞了。

接下来关于亚伦的消息,就只会出现在报纸的法制版面。

18岁向花花公子兔女郎求婚,6天后取消婚约;

21岁超速被捕,车里搜到50g大麻;

24岁频繁出入精神康复中心接受治疗;

26岁宣布破产;

29岁再因酒驾、藏大麻进了警局…

这时候的他完全是皮包骨了。一米八的身高最瘦的时候只有52公斤,与以前那个鲜衣少年完全判若两人。

没有人能想通,他曾意气风发、如日中天,到底人生还有什么不满足,为什么要挥霍、葬送自己的辉煌人生。

可仔细去回溯一下月之暗面,就会发现美少年的陨落绝非意外。

父母完全把他当做摇钱树,不仅不给予应有的教育和支持,反而把他严加监禁。

亚伦13岁就能赚到3亿美元,这些收入全被父母吸光,他们买了15栋房产和30辆车。

图源:维基百科

亚伦成年后才知自己欠下400万美元的税收留置,不得不申请破产。

他们家有五个兄弟姐妹,全都浸淫在娱乐圈,都有酒精、药物、精神等问题,他的姐姐莱斯利死于药物过量,年仅25岁。

《卡特一家》drama堪比卡戴珊一家

亚伦后来说莱斯利有躁郁症,长期服用锂盐,她不吃药的时候状态很差,13岁时姐姐强奸了10岁的亚伦。不只她,亚伦的两个伴舞也性侵过他。

亚伦与哥哥尼克之间也是一地鸡毛。

尼克申请人身禁止令,声称亚伦对自己的妻子和未出生的孩子“起了杀心”。

亚伦否认了这一指控,还说哥哥尼克从小虐待他,现在是在操纵舆论,自己的要求不过是家里人不再纠缠自己。

尼克其实也曾有酗酒嗑药等问题,好在有乐团成员的帮助,才走上了正常的人生。

可惜亚伦没能找到把他拉出泥潭的帮手。

其实亚伦并非没有努力想要挣脱泥沼,重新来过。

低迷十五年后,他在2017年省钱做了第五张专辑《LØVË》,他接受采访说,并不想重回巅峰,只是想要好好做音乐和生活下去。

2021年,他站上名人拳击赛的赛场,想通过拳击运动找到一点生活的抓手。

去年年底,他与女友MelanieMartin生下一个男孩,取名Prince,他下决心要做一个好爸爸。

但糟糕的处境、混乱的交际网就像地心引力,总会把他重新拉回深渊。

每一次努力都像是徒劳的仰卧起坐再倒下。

拉斯维加斯的驻唱表演因他拒打疫苗而被开除;

拳击赛又和法制咖网红惹上冲突;

与女友分分合合无数次,这回生下孩子7天后又闹翻了,扬言要“和孩子妈妈断绝关系”…

他一度被人介绍到有恋童癖倾向的同性恋酒吧驻演。

那里俨然是在消费他十几岁时期作为国民正太的性符号。

后来他真的下海了。

在成人VR平台直播性爱视频,还开通账号兜售裸照,每张卖到50至100美金。

留给他的新闻标题成了《从现象级歌手到色情明星》,又讽刺又唏嘘。

关于他,还有一件小事,现在想来就像一个令人心碎的预言。

亚伦的后来者贾斯汀比伯,也如他一般获得过万众的追捧,也陷落过堕落的深渊。

但后来比伯在家人和朋友的帮助下走出了阴霾。

亚伦无比酸涩地讽刺道:“是我为比伯的成功铺了路,没有我就没有比伯,但我从来没从他那里获得任何感谢。”

早几年,性格火爆的比伯势必掀起一场骂战,但他这次非常成熟、礼貌且温柔:“亚伦卡特,我从小就有你的专辑,7岁时有幸加入了亚伦俱乐部。如果你需要伴唱,我随时过去。”

这是已经走出泥潭的男孩,对像曾经的自己一样苦苦挣扎的男孩的示好。

亚伦立马软下来与比伯握手言和:“不用了兄弟,我目前一切都好。”

可见在他堕落的表象深处,还是有一个柔软的渴望拯救的灵魂,只可惜他终究没有找到能托住他下坠命运的依靠。

最后在无人问津的某一天,恶魔赢了。

八音盒里的童话,不许长大

从世界之巅跌落至万丈深渊,亚伦卡特大起大落的人生和小甜甜布兰妮太像了。

他俩都诞生于千禧年好莱坞的童星工业狂潮。

有人说,布兰妮是最后一位全球性的超级偶像。

她的羊角辫、百褶裙、金发甜心,她的《…BabyOneMoreTime》,还有小镇女孩凭借天赋和努力获得成功的叙事……她就是“美国梦”本身。

这个梦是无数人的共谋,但同样也是这群人亲手毁掉了她。

布兰妮很快便从天选之女,变成八卦小报口中的好莱坞浪荡女、婊子、带坏青少年、糟糕的母亲、疯女人……

秃鹫般的媒体都在流传一句话:他们已经留好版面,只等布兰妮死了。

布兰妮果然在记者的长枪短炮和舆论的口诛笔伐里,情绪失控、私生活混乱、出入精神康复中心。有一天她甚至当着狗仔的面剃光了自己的头发。

后来她又被父亲监禁长达十三年,直到粉丝从她社交动态的蛛丝马迹里,发现其被操控的端倪。

粉丝开启了如谍战剧一般的“解救布兰妮”行动,到去年才终于落幕。

幸运的是,布兰妮比亚伦卡特幸运,她挺了过来。

但又不幸的是,她用了几十年时间、脱了一层皮,才最终变得普通、平凡甚至有点过时。

而她那傲人的天赋和才华永远留在了十八岁。

像她这般陨落的流星,还有另一位“浪荡女”林赛罗韩。

从上:《天生一对》《贱女孩》

她从《天生一对》《贱女孩》里灵气逼人的天才少女,变成各大警察局的打卡常客。

她那个长到离谱的性爱名单更是被钉上了娱乐圈的耻辱柱。

仿佛这些天之骄子们内心都有个巨大的黑洞,她们要用某种自毁、或荒淫和叛逆去对抗它。

过刊做过一期播客叫《迪士尼女孩长大后》。

播客@过刊

这里的迪士尼是一个符号,指代的是好莱坞资本狂潮催生出的娱乐造星工厂。

巨大的造星工厂,看似捧红了一个又一个王子公主,实则把一个个血肉之躯变成精美的挂件铸成梦幻庄园。

碾过灵魂碎片无数,唯有“童话”永存。

迪士尼俱乐部

其实「童星的诅咒」又何止在迪士尼。

往远了说有初代童星秀兰邓波儿、一辈子困在绿野仙踪里的朱迪加兰。

往近了讲有深陷毒瘾的小鬼当家男星麦考利、用药过量去世的凤凰河。

把视线从好莱坞挪开,这样的例子在全世界都不稀罕。

韩国的SM小公主崔雪莉从“人间水蜜桃”变成“偶像失格”,终于被逼下悬崖。

北京奥运会上的红衣女孩林妙可,因为一次亮相被看见,然后背负骂名长达14年。

台湾还有小小彬、小彬彬、萌萌彬……俨然整个家都改造成了童星加工厂。

看到了吗?

童星的魔咒在世界每一个角落上演。

它像一个充满巨大诱惑力的深渊,诱惑着无数人前仆后继,其中有万分之一能够抵达,而抵达者又终将被它吞噬。

这让我想到彼得潘的童话故事,彼得潘是个永远长不大的孩子,困在一个叫永无岛的小岛上,小岛很美,但又透着哀伤。

说是童话,其实更像恐怖故事。

彼得潘不允许岛上的孩子长大,这不符合规则,长大的孩子就会以各种原因消失。

现实世界还真有个永无岛,是迈克尔杰克逊斥巨资打造的梦幻庄园,这成为他娈童争议的焦点。

MJ有没有真的娈童已经成为历史的悬案。

不过他确实是标准的童星。6岁出道,迅速成为天王巨星,闪耀的一生同时充满了巨大的悲剧性。

这一切就像关于童星的最极致的寓言——

他没有童年也无法长大,恰如彼得潘。

有人在美梦中睡去

有人从噩梦里醒来

「童星的诅咒」到底是怎么开始的?

带着这样的疑问,HBO采访了数位年少成名的演员,拍摄了一部叫《童星》的纪录片。

揭开他们风光无限的表象,背后是一个又一个孤独和网暴、性化和性侵、毒品和酒精组成的童年。

黄金时代拉开了“儿童迷恋”的消费狂潮,每代童星所代表的(也是被困住的)符号,都是各个时代欲望的映射。

秀兰邓波儿抚慰了大萧条时期一代美国人的心,但她同时又是隐秘的性猎物。

聚光灯下她模仿着成年人的调情和打斗,聚光灯外12岁的她被福克斯高层性骚扰。

秀兰邓波儿《华府政治》

布兰妮是为疗愈911的伤痛而出现的。

她从出道就被视为“性玩偶”,要足够性感给人们想象空间,又要保持处女之身,当好又纯又欲的典范。

迪士尼公主和王子们则需要永久保持在青涩懵懂、阳光初熟的青春期,不许长大。

某种程度上,崔雪莉在网上“发疯”,其实是她找寻自我的抗争。

当然还有需要永远留在童年的,13岁的纪宝如被奶奶拉去注射抑制生长针,以便日复一日地扮演小孩。

“童星”这个名词的摧毁性,不仅在于“人设”本身的禁锢,更在于从小浸淫在有毒的体系中。

童星扮演童年,但他们本身是没有童年可言的。

他们几乎都停滞了学业,运气好父母会做一些家教,但他们的时间基本都泡在了片场里,韩国的儿童练习生则是在暗无天日的练功房中。

箭厂纪录片《韩国练习生训练营的中国小孩》

没有同龄的社交圈,相反他们猛地扎进的,是一个扭曲的成人名利场。

《生化危机》女星米拉小时候会和很多老家伙搞在一起,后来才知道他们是利用自己的故作成熟,实施性侵。

《西部世界》的女主蕾切尔伍德幼年要被迫“表演性感”,入行早年就经历过两次强奸,所有人都当无事发生,直到近几年她才有勇气承认此事。

未成年人被带到成人派对是常有的事,那里有金钱、性爱、毒品和酒精。

《星际迷航》的威尔惠顿因此染上毒瘾和酒瘾。

威尔还有慢性抑郁症和重度焦虑症,因为不到14岁的他就经历过一场又一场腥风血雨的网暴。

童星活在“成为商品”的真空之中,他们与真实世界的接触也是扭曲的,要么通过八卦记者,要么通过粉丝和舆情。

当年,一张布兰妮的追拍照片可以卖到100万美金,林赛罗韩的狗血八卦能养活过一堆八卦小报。所以狗仔们会故意激怒他们——她/他越崩溃我越赚钱。

舆论暴力更是无头苍蝇,它无关真相只关乎情绪和声量。当年甚至有州长夫人公开说:“有机会的话,真想一枪崩了布兰妮”。

布兰妮没死,但崔雪莉自杀了。

雪上加霜的是,很多童星的身后,往往还有个吸血的家庭。

布兰妮如此,亚伦卡特如此,林妙可如此,小彬彬如此……可能也恰恰是急功近利的家庭,才会用力把孩子往娱乐圈的染缸里推。

正是这些怨结,共同打造了「童星的诅咒」。

都说世上只有两种人,一种图名,一种图利。

而年少成名的他们在人生之初就得到了巨大的名望和财富,然后终其一生找寻的,其实是金钱买不来的东西——信任、安全感和爱。

但结果是,很多人一旦陷入泥沼,就难以脱身。要么一蹶不振,要么嗑药酗酒、深陷丑闻,甚至英年早逝。

能挺过魔咒的,林赛罗韩算一个,她最近结婚了,过上了正常顺遂的生活。

但她选择定居在迪拜,因为在那里狗仔是违法的。

可见,即便是幸存者,她生命中的某一个部分依然永远的坏掉了,就像布兰妮的神采永远留在了十八岁一样。

唏嘘其实是一个空泛的词汇,但此刻,我却找不到更具体的语言。

看着一个又一个我们热恋过、仰望过、消费过的巨星划过天际,原来他们或多或少都是向娱乐工业献祭的牺牲品。

想到这些,我再不能轻飘飘地用“艺术无罪”来为娱乐消费脱责——迪士尼公主为全世界编织着美梦,自己却陷在噩梦之中。

一瞬间觉得,似乎消费那些美梦也有罪。

但作为消费者,一把揽过这个系统的恶果和责任,也是哪里不对劲。

打破这样的魔咒或者循环的唯一办法,或许是明星加工厂的系统本身不再那么有毒:譬如打倒韦恩斯坦的metoo运动,建立儿童工时制度,减少物化、剥削和歧视……

这些设想,又觉得过于天真或者理想主义,娱乐圈这样放在聚光灯下的极致的名利场,天然有着巨大的吸引力。

不信你看,在围城外,明星梦依旧诱人。

依然有无数家长以牺牲童年为代价送孩子去儿童练习生训练营、童星MCN公司,或者啃娃直播的网红…

真应了史铁生笔下的《原罪·宿命》:“要么在噩梦中醒来,要么在美梦中睡去”。

点个「在看」,只愿每个人大梦初醒后,还能找回自己。她刊


alipay top up
分享至 : QQ空间

10 人收藏


鲜花

握手

雷人

路过

鸡蛋

收藏

邀请

上一篇:暂无
已有 0 人参与

会员评论

关于本站/服务条款/广告服务/法律咨询/求职招聘/公益事业/客服中心
Copyright ◎2015-2020 凌海新媒体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Powered by 凌海新媒体 X1.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