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iscuz! Board 首页 资讯 查看内容

资讯

订阅

李少莉的疑点越来越多,本来还在观望的我,看到一张图片也动摇了

2023-03-21| 来源:互联网| 查看: 317| 评论: 0

摘要: 文|那年美美本文纯属原创,感谢评论与转发!『【美美谈情感】,每天趣谈人物,社会,热点等情感新鲜事。在......
整形医院前十 https://www.vy4.com/

文|那年美美

本文纯属原创,感谢评论与转发!

『【美美谈情感】,每天趣谈人物,社会,热点等情感新鲜事。在这里,有故事、有观点,有逻辑、有深度,期待您的关注!』

有人因为美貌,得到了命运的青睐。

而有人却因为美貌,遭受了无妄之灾。

是的,我说的,就是内蒙呼和浩特市某局女副局长李少莉。

“一个公务员,出席疫情发布会这种庄严场合,竟然浓妆艳抹,医美痕迹重重。”

“一个攀爬到副局长位置的女官员,发言竟然还要用手指着稿件读,而且还读得磕巴。”

“一个被要求艰苦朴素的人民的公仆,竟然在疫情当下这样艰难的时刻,穿金戴银,各种奢侈品傍身。”

这些,都是事发这几天以来,老百姓对李少莉普遍存在的意见。

各种吐槽,指责,愤懑的情绪,可以说是满天飞。

李少莉也因此被人绑在耻辱柱上,严厉鞭打,接受大家的批斗。

直到一周过去,她的“点读事件”,依然在全网持续发酵。

随着网友们对她的各种扒拉与深挖,她身上的疑点,也越来越多。

对于她,说真的,我也很难说是欣赏,是赞美,还是深恶痛绝。

所以,怎么看她,在JW的调查结果出来之前,我没有一个非黑即白的明确态度,这要看从哪个角度去评判。

所以,就算是一个观望的态度吧。

不过,不可否认的一点,就是她身上被网友们抠出来的疑点,可谓是越来越多。

无数个“为什么”,始终萦绕在人们的脑海里。

细细总结起来,最明显的,莫过于这三个。

李少莉的人生,可以说是弯道超车,平步青云。

这不免让人怀疑。

关于这个,我还特意去查了她的履历。

最后发现,履历好像并不能说明问题。

李少莉在1984年,就去了内蒙一家古棉纺织厂,当了一名普通女工。

那一年,她才16岁。

虽然工作稳定,每天按部就班,但天生爱折腾不甘于现状的李少莉,并没有像其他女工那样,下了班就在宿舍里睡觉,或者谈恋爱。

而是报名了呼市卫生局的中医学习班,在里面学医。

这一学,就是6年。

就是这个中医基础,让她又被命运宠幸了一回。

1990年,在纺织厂工作了7年的李少莉,被选进了呼和浩特市中蒙医院工作。

工作期间,她如法炮制在纺织厂边工作边学习的经验,在1996年,又报读了内蒙医学院中医专业大专班。

在医学这个领域扎实基础,努力深耕,是她的梦想。

大专毕业后,李少莉继续留在呼和浩特中蒙医院工作。

由于个人能力强,工作表现突出,在2003年,她又被上调到卫生局工作。

所以接下来的事情,似乎就顺理成章了。

后来,在卫生局工作期间,她又报读了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的法学专业。

可能这个学历,也为她日后的晋升,助添了不少砖瓦。

从副科到正科,再到副处,她先后用了14年的时间。

不过很多人难以理解一点,那就是为什么她在卫生局工作,一直学医,突然想到去报读法律?

我个人认为,读法律是处在专升本期间。如果本科选择继续读医,就意味着需要花更长的时间才能毕业。

这就要看她当下的需求是什么,如果是想长期扎根在卫生系统,想继续在医学上深造,那肯定选择学医。

如果只是想提升学历,那只要不选择医学专业,选择其他任意专业都很正常。

对于她的年龄,说实话,一直是个谜。

网上有两个版本,一个是1966年,一个是1968年。

在“点读事件”曝光后,她在网上的年龄,突然从1966年改到了1968年。

而她履历上呈现出来的年龄,也是按1968年算的。

那问题来了,这个年龄为什么要改呢?

而且早不改晚不改,偏偏在这个敏感时候改?

对此,我认为这种现象比较普遍,改年龄一事,其实并不能说明什么。

那个年代,很多人为了早点上学,早点接替家里人的班,或者报考某个学历层次,都或多或少会去考虑改年龄。

有网友说,他出生在10月份,当时读书要求满8岁,后来家人给他去派出所把年龄改小了2岁。

还有人说,他是1965年的,6岁上学,1981年上班,也改过年龄。

看来,在李少莉所在的60年代,修改年龄可能真的很普遍。

至于为什么要改,那就不得而知了。

老实说,直到看完前面这两个疑点,我对她仍然是持观望态度的。

毕竟,在调查结果未出来之前,我们不知全貌的,所以不予置评。

可当我看到一张图片,我的态度,不免有些动摇了。

为什么呢?

我一直在想,李少莉是在后台分管行政审批的,并不是走到一线,来直接面对疫情和防控的。

那为什么在内蒙的疫情新闻发布会上,她会被推上发言人的位置呢?

而且大家还拿她的“点读事件“,“业务能力不足”等噱头,来跟一直扎根在卫生系统疾控中心、专门负责做疫情防控的发言人张颖来比。

张颖是疾控中心副主任,专门管理疫情防控的,所以她对疫情防控政策非常熟悉,了如指掌。

能够脱稿发言,对答如流,也是她的职责所在。

但李少莉不一样,她是分管药品审批的,对于疫情防控不是那么熟悉。

加上也不是她自己写的稿子,所以才会有“点读机”这么一出。

两个人分管的领域完全不同,专业也不同,那她又为什么会坐在本该疾控中心的人坐的发言人位置上呢?

讲真,看到这张和张颖对比的图片,我似乎对她的质疑有些动摇了。

原来,真的是“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”啊。

在某种意义上,事情很可能并不是我们想的那样。

有没有这样去设想过,没准她真是那个早就被人盯上的对象呢?

毕竟,办公室权谋之争,不见血腥,不见硝烟,却招招致命。

更何况,无论在职场还是官场,套路和陷害,已是面向所有人公开的秘密。

这么想来,我倒有点同情她了。

但不论怎样,李少莉现在是被调查对象,那就拭目以待JW的调查结果吧。

还是那句话:

“清者自清,浊者自浊。”

分享至 : QQ空间

10 人收藏


鲜花

握手

雷人

路过

鸡蛋

收藏

邀请

上一篇:暂无
已有 0 人参与

会员评论

关于本站/服务条款/广告服务/法律咨询/求职招聘/公益事业/客服中心
Copyright ◎2015-2020 凌海新媒体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Powered by 凌海新媒体 X1.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