订阅
白癜风不能吃什么 很多事情,做的细致就会有点意思 一些点状案例汇聚成样本,就能传递出一些信号和观点 这大概也是我们这个平台一直以来坚持做的事情 这一次我们做了一个样本统计 最近我用了两天时间,做一件事 整理了这两年上海新房的真实摇号数据 来源:东方公证处 下载并整理这些已经公证过的真实数据,这些数据虽然不涉及隐私,但是从一些表象来看依然可以窥视到一些端倪 一些我们好奇已久的问题: 1、上海新房市场的不同人群,各自的选盘逻辑是什么? 2、聊得再具体点儿,310们都在哪里买房,买什么价位的房子? 3、而非310,他们对于上海新房市场的倾向又是怎样的? 4、上海的热门板块,大概吸引了什么人去买房? 整整四万多条啊 整理了好几个日夜,都是血泪史了 不过最重要的还是有一些结论和大家分享,也算是很厚道的一次分享了,大家看完记得给个大拇指 01 上海有一类楼盘,只有上海人在买 那就是基础分在60分以上的那些盘,这些项目要达到这个分数,具备上海户籍是必要因素 但是上海户籍也分两种,上海土著的310和新上海人的非310 那么第一个问题就是,那些基础分在60分以上的楼盘,到底是上海土著多还是新上海人关注的多 我们大概统计了基础分60分的9个项目 这些热门楼盘,即使拉满社保年限,基础分低于60,也完全不够入围 因此这也就保证了,但凡能进入摇号环节的,都必须是上海家庭 也就是说这9个热门新盘,只有上海户籍才能买 完成这一步,接下来就简单多了 只需要从中把310和非310做筛选,就可以区分出本地人和新上海人的比例 我查了下9个盘的7332条摇号记录,以310开头的共4725人次,占了总量的64.44% 而非310开头的新上海人共计2607人次,占35.56% 由此,层层筛选过后,本地人和新上海人在上海打新的数量、占比也已经浮现出来了 然后涉及到具体的楼盘,我们得到了一份这样的数据地图: 可以清晰的看出,只要是高分项目,几乎上海土著都会占据到更大的比例 这也侧面证实了高分盘项目都是上海土著这个逻辑 但是虽然如此,不同的项目还是有不同的情况可以分析 尤其银河丽湾这个盘,本地人摇号人次为214,占比达到了夸张的91.85%,而新上海人只有19人次,占比8.15% 但其实对奉贤而言,这种情况几乎是常态 从板块看,南桥新城是举全区之力打造出来的宜居新城,南桥之于奉贤,类似人民广场之于上海 所以奉贤本地人很喜欢买南桥,甚至带火了南桥楼市,造了很多积分盘出来 除了在自己家门口打新的,还有一些本地人,也会选择其他区 比如蟠龙天地所在的大虹桥,本地人摇号809人次,占了接近8成,新上海人摇号253人次,只占了2成多 和新上海人推崇大虹桥的天生价值不同 本地人更偏爱的,似乎只是蟠龙天地这个盘背后的开发商:瑞安 虹口的大盘瑞虹新城,就是由瑞安一手打造,二十多年来几乎成了上海房产界的一处标杆 更愿意将珍贵的房票投给未来足够好回报的项目 浦东也是本地人比较热衷的区域,前滩就不必说了,本地人的主场 就连康桥和森兰,也都火到基础分60才能进的程度了 我记得去年团队和置业顾问一起聊过,这两个板块的客群,很多都来自黄浦、杨浦的大规模拆迁户 2022年是上海旧改大年,黄浦完成了最后一个成片的二级旧里改造,拆迁后的本地人,流入新房市场后选择最多的板块,就是浦东康桥 同时杨浦也在2022年开启了11个地块的动迁,而这些本地人选择了距离更近的森兰 也因此,促成了两个板块的新盘高调触发积分 写到这里,相信各位应该对那些高积分盘中,本地人、新上海人的打新偏好有了基本的认识 不过到了今年,上海的新房市场又有些不太一样了 02 热门楼盘如此,那么整个一手房市场到底怎么样 我们的核心数据还是用来统计310和非310 但是这里我们只能看一个大概,因为理论上没有办法把上海和非上海人严格区分开 但大家可以记住一个原则: 310一定是上海的,而且是土著 非310客户,存在着外地购买力和新上海人购买力两种 我们来看一下 2023年前三批次已经公证过的71个盘、38288条信息 筛出了单个楼盘的310摇号人次,大概可以看出310和非310的比例情况 那就是今年非310的基数十分庞大,整体上打新数据占比注定是偏高的 乍一看,63%对上37%,非310的购买力似乎已经压倒性超过310了 但这么理解,属实有点粗暴 所以为了得出更准确的判断,这次我从几个核心维度分别测算了310与非310的占比情况,也更能看出一些问题 首先,我按照不同的总价段将这批数据做了分类,得出的结果有些意外 为了方便各位更好理解,我用红色代表310,灰色代表非310,做了一系列对比图: 先说整体的情况吧,我把3.8万条摇号记录,按不同总价筛了一遍 发现所有购房群体的总价段选择,基本呈现一个纺锤形的分布情况,也就是所谓的两头少,中间多 而中间最有分量的部分,就是500-2000万总价段,这是非310购买力主要集中的区间 这个区间内,非310的打新占比始终高于310,倍差普遍达到一倍左右,基本可以算是主场了 而到了两极地带,在2000万以上的领域,310重新占据优势,不过这也没什么稀奇的,毕竟Oldmoney的钞能力已经摆在那了 最让我意外的在这里,500万以下的新盘市场,310的身影竟然也不少,且和非310的占比非常接近 上海本地土著的购买力呈现非常两极分化了 最贵和最便宜的,他们的占比都很高 03 以环线为界,两拨人打新比例是这样的 从环线维度分析,你会发现,今年各环线的打新情况也很复杂 可以看到,柱状图的分布是极不均衡的,内环内和内中环的摇号人次加起来,都没人家一个外环外的多 这意味着,所有的310和非310都呈现出外环外的购房倾向 为了验证我算了一下占比,这个结论立刻清晰起来 3.8万条摇号数据中,仅21%的人选择中环以内,而79%的人则将置业目光放到了外环附近,甚至更远 这是上海城市向外发展的一个侧切面展示,透过这些数据,更直观地被我们看见 而在各环线的横向维度上,内环内是最让我意想不到的 居然,今年非310在内环内的打新占比这么高? 惊讶之余,我连忙查了下前三批次入市新盘的积分情况,发现今年很多内环楼盘的积分并未高到离谱,基本都在合理范围内 比如这次统计的7个内环内新盘,除了绿城外滩兰庭97分、鸿印里81.4分稍微高些,其余几个杨浦、普陀的内环新盘,基本都在50-70分之间,也有的压根没触发积分 所以啊,如果社保年限足够,非310努力垫脚还是能够得到内环的 那么问题就来了,这些购房逻辑发生转变的人,究竟选择了上海什么板块? 04 在这10个板块里,310客户占了大头 我整理了所有的数据后,发现今年新房310客户占比最高的前十个板块 是这样的: 从上面这张图表,各位应该可以看出这些板块的摇号人数各有不同,但都是吸引310客户占比更高的 主要有三类 第一类:像金山新城、罗店、朱家角这样的外缘地段 基本吸引的都是本地土著为主的买房客,尤其是金山新城310客户就占据了近8成,也就意味着其实这类地段,外地购房客户,不太会选择购买 第二类:市中心传统强势板块,如徐汇龙华和南京西路,也吸引了相对更多有钱的310土著 第三类:在top10排行榜上,这两个价值新区也吸引了众多310客户的目光,一个就是大火的前滩 另外一个是,五大新城,而且直接颠覆了我的认知 你敢相信么? 五大新城里,一半以上摇号的,竟然都是本地人 310的摇号人次2790,占了总体的53.16%,甚至比非310还要高出那么一点 为什么310们,开始热衷去五大新城打新了? 想跟各位分享一个数字,这3年来,上海旧改加速,一共产生了8万+拆迁户 这些拆迁户拿到的拆迁款,基本在三四百万左右 还有一点必须考虑到,旧改覆盖了绝大多数的老龄化人群,很多人受到贷款限制,这个数字只能全款拿去买外环外的房子 而外环外稍微好一点他们又刚好够得上的板块,只有五大新城了 05 就在整理这4万条数据的时候,第四批次的新盘也已经陆续开启认购了 今年整体的推盘速度也还算正常,几乎每个月都能保证一部分需求 关键是,供应的质量也更高了 二三批次市区的盘明显增多,四批次除了徐汇顶豪,均价10万以上的盘也不少,进一步刺激着本地积分客的神经 远的不说,接下来的上海新房市场注定很热闹了 相信我们未来能够看到的画面,也将会更清晰 近期各位有购房打算吗?准备买哪个热门板块?身份证前三位是什么开头的 不妨留言一起聊聊 以上正文,来自余奔雷 ![]() |
10 人收藏 |
![]() 鲜花 |
![]() 握手 |
![]() 雷人 |
![]() 路过 |
![]() 鸡蛋 |
收藏
邀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