订阅
南京刑事律师 http://www.dqlawyer.com 今天两市成交额不到万亿,为9383亿;北上资金净买入40.85亿。 市场普涨的一天。 无论是之前被压抑的新能源、医药,还是当下的数字经济、中特估,都涨了。就在市场比较绝望的时候,来这么一下子: 沪指涨1.17% 上证50指数涨1.75% 创业板指涨2.11% 科创50涨1.15% 中证500指数涨1.11% 中证1000指数涨0.76% 好像在说:老乡!别走! 就今天的行情,也有不少问我为啥涨了。跌的时候问,涨了也来问。 我没啥好说的,跌多了就会涨,涨多了就会跌。找过去市场涨跌的原因,并不能指导我们未来的投资。 市场是分化的,我们投资者是纠结的。 抄底跌跌不休的新能源? (今年以来跌幅较大的新能源基金) 还是追当下的热点,比如中特估概念? (今年以来表现不错的中特估基金) 抄底还是追涨?一直是投资里需要抉择的问题,或者是两种思路。 至于投资新能源还是中特估,我觉得要是无法判断的情况下,不如两边下注。 取决于存量资金博弈后的选择,当然有新增资金可能会引来整体的上涨。 顺便拉一下今年以来新发基金的情况: 以管理人角度的,管理人就是基金公司。 从今年发行新基基金数量上看: 最多的超过20多只,基本上清一色的头部基金公司。 从发行新基募集规模看: 新基募集份额最多的是招商基金。当然可以看出,数量多并不一定募集规模大。 其中有个惠升基金,名字可能大家比较陌生。但追溯了一下,发现这家基金公司虽然成立时间不久,但是得到不少创新基金的首发。不禁有人说道,估计是名字起的好,“惠升,会升”。 从首募份额上看,也是集中在头部基金公司上。 新发基金募集规模,我记得之前提过,三个因素决定: 天时:市场具有赚钱效应 地利:销售渠道给力 人和:明星基金经理或者创新产品(由无到有) 现阶段的市场,肯定是没赚钱效应的。全靠销售渠道和明星基金经理加持,当然也很难。 但反过来想,市场震荡阶段,正式应该布局的时候。相反,市场行情好的时候,更应该克制去发新基金。 但是呢,往往都是相反的。比如市场行情好,基金容易发出去,基本不会太吃力。行情不少的时候,甚至连募集成功都是问题。 投资是逆人性,基金新发也逆人性。 今天是一篇水文,就这样。晚上数钱吧。 上篇: ![]() |
10 人收藏 |
![]() 鲜花 |
![]() 握手 |
![]() 雷人 |
![]() 路过 |
![]() 鸡蛋 |
收藏
邀请